“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这两个成语的出处。
某人一段时间不见进步很大,我们常用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或者用已非“吴下阿蒙”来形容。那这两个成语的出处是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
这两个成语都来自司马光《资治通鉴》里的一篇短文《孙权劝学》。说的是东吴国主孙权劝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编年体史书,和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学双壁”。《孙权劝学》是中学生教科书必读篇目。
《孙权劝学》原文如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这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如下: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通过吕蒙的变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学习的价值。
喜欢请关注安哥,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吕蒙的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20年。他是三国时东吴孙权的谋士与将领。他的一生中,多次参与重大战役,如赤壁之战、征皖城等,并在其中表现出色。是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设计白衣渡江,奇袭荆州,成功斩杀关羽,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
吕蒙作为东吴年轻将领,武略自不必说,跟随孙策周瑜孙权多年,功勋卓著。吕蒙年轻时不读书籍,每逢上奏大事,常常口授让人代笔写成奏疏。孙权就劝他多读书,涉猎广泛一些。吕蒙推托说自己忙,没空看书。孙权就对他说,第一,要说忙,你有我忙?再说,就是让你多涉猎一些史书,没让你深入学习呢。吕蒙听话就好好读书。后来因为进步很大,得到鲁肃的夸奖。鲁肃去世后,吕蒙因为文韬武略顺理成章成为大都督接班人,看来那句话并非虚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吴国国主孙权认为吕蒙年轻时果敢而有胆略,年长后学问增加,有勇有谋,才略仅次于周瑜,在谋取关羽一事上,吕蒙甚至胜过了鲁肃。大臣鲁肃也评价吕蒙:“有武略”,“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毛泽东评价: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