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宠物标本制作教程(带你做标本——动物篇)

时间:2024-11-22 09:02:39

导语:有人说,制作动物标本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然而也有人认为制作动物标本是给了动物二次生命。你怎么看呢?

菲氏叶猴

有“肤白貌美一倾城”的雪兔


大部分动物标本制作师都会采用的一种动物标本制作方法叫做“标本剥制术”,它应用较广泛,可用于鸟类、兽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甚至一些无脊椎动物(例如软体动物等)。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剥皮前的准备工作。由于动物毛皮上的某些特征(例如五官或重要条纹的位置)会在剥皮后消失,因此需要在剥皮前尽可能地记录数据。

(2)剥皮。这个步骤极其考验制作师的手法,切口要根据所制作标本的形态进行操作,以使随后的缝合痕迹尽可能地消失不见。

(3)皮张处理。通俗来讲这个就是“掏空身体”(包括清除所有的脂肪、肌肉和绝大多数结缔组织)和“生皮做熟皮”(皮张鞣制)。鞣制,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防腐处理,鞣制处理得当的皮毛可以长久保存20年或更久。而那些被剔出的剩余组织如:骨骼、内脏、肌肉、脂肪等,也可制成相应的标本保存。

(4)假体制作/填充。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填补被掏空的动物肢体,一般有填充法模型假体法两种方法。填充法所使用的材料有棉花、木丝、竹茹、棕等;模型假体法使用的材料:聚氨酯发泡、聚苯发泡、挤塑板、木丝、软木、树脂等。

(5)细节处理。对动物的某些褶皱、纹理、鳞片等的制作刻画修补等。

(6)背景或底座制作。这个步骤适用于需要制作大型场景的标本组合。

(7)保存以及熏蒸。这一步骤是针对博物馆标本来讲的,以达到防虫、防潮、防干裂等效果。

俗话说,似其形易,似其神难。一个高质量的动物标本,绝非“长得像”这么简单,要想将标本保持和它活着时候一样的姿态,主要依靠剥制师娴熟的制作技术以及解剖学、化学及生理学方面丰富的知识,是对整体流程的一个把控。一般来说,剥制师就是艺术家,需要天赋和才华。举个例子,有相同的上好的笔墨纸砚,不同的画家会有不同的作品,齐白石的画就可以理解为“保持活着一样的姿态”,而普通的花匠只能画个轮廓,比例可能都未必准确。



有人说,制作动物标本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然而也有人认为制作动物标本是给了动物二次生命。在专家看来,制作标本主要是为了保存动物的生物学基本数据,包括外形轮廓、解剖学结构、分类标志、自然生活状态等各种要素和信息。这不仅能够为科学研究服务,同时也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动物标本是让死亡的动物“复活”。

而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在DNA或相关替代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也有人也对动物标本制作的必要性提出的质疑,认为如果仅仅为了鉴定动物的生物特征信息,使用DNA库就可以完成,大可不必进行标本制作。其实,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毫无疑问是必须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方向是微观领域,它更多的是在探寻某个物种的历史或未来的某个趋势。标本制作是保存包括分子生物学范畴内以及范畴外的多种要素,特别是生命体的自然状态,对于那些已经消失的,而且仅存在于历史资料中的动物,标本师可以通过雕塑技术,运用艺术的手段,设计并制作模型,使之重新呈现于我们的面前,而这也是制作动物标本的重要意义。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