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台风(typhoon)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强热带气旋(风速超过32.6米/秒)。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强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也就是说在中国、菲律宾、日本一带叫台风,在美国一带则称飓风。
为了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用于气象信息发布,如“台风编号”、“台风命名”、“台风预警”、“台风年鉴”、“台风结构”、“台风路径”、“台风形成”、“台风灾害”等等。
台风是暖中心的低气压系统,水平分布近圆形,半径约几百公里,垂直范围可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上部。地面中心气压低是台风的重要特征,一般当地面中心气压低到990hPa时或以下时形成台风。从台风外围到中心,存在着较大的气压梯度和很强的气旋性辐合流场;在距中心数十公里处,风力达到最大,并伴有暴雨和巨浪;但在近中心附近的小范围内,气压梯度很小,风息、雨止、浪消,出现了强热带气旋特有的台风眼景象。大多数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绝大多数影响我国的台风也出现在这两个季节。其它季节亦可有少数台风在热带海洋上形成,但其活动范围一般只在纬度较低的地区。
台风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我国台风名词含义变更情况
中国气象局1989年以前规定: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达8-11级(17.2-32.6米/秒)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最大风力12级或以上(风速超过32.6米/秒)的热带气旋为强台风。前者分别相当于世界气象组织分类中的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
1989年元月起,我国台风的标准改为与世界气象组织的标准相一致,中心风力达6-7级的称为热带低压;8-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10-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风力达到12级(32.7米/秒)及12级以上的才称为台风。
2006年6月,我国发布《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即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具体标准:
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10.8m/s-17.1m/s(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达到17.2m/s-24.4m/s(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达到24.5m/s-32.6m/s(风力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达到32.7m/s-41.4m/s(风力12-13级)为台风,达到41.5m/s-50.9m/s(风力14-15级)为强台风;达到或超过51.0m/s(风力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
这个标准把台风(中心风力12级或以上)又分为: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3个等级。
名词由来
“台风”一词的由来:《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
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飚风”(1956年,飚风简化为台风)这一名称,飓风的意义就转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关于“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筛”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而命名。第二类是“源地说”,也就是根据台风的来源地赋予其名称。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从大陆方向上看,这种风暴是来自台湾,称其为台风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就从台音加风字形成台字。
台风,英文叫typhoon,希腊语、阿拉伯语叫tufan,发音都和中文特别相似,在阿拉伯语和英语中都是风神的意思。
台风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Typhon,它是一头长著一百个龙头的魔物,传说这头魔物的孩子们就是可怕的大风。後来,这个字词传入中国,与广东话ToiFung融合在一起,就成为Typhoon一词了。
台风形成
1)形成机制
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蒸发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抬升中发生凝结,释放大量潜热,促使对流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令海平面处气压下降,造成周围的暖湿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抬升。如此循环,形成正反馈,即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机制。在条件合适的广阔海面上,循环的影响范围将不断扩大,可达数百至上千公里。
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产生摩擦,由于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强,这就引导气流柱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旋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快而气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形成感觉上的西行,这就形成我们现在说的台风和台风路径。
2)形成条件
在海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结构
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成熟、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气旋半径一般为500km~1000km,高度可达15km~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台风结构
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0km~70km不等,平均约45km。台风眼区的风速、气压均为最低,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随着台风的加强,台风眼会逐渐缩小、变圆。而弱台风、以及发展初期的台风,在卫星云图上常无台风眼(但是有时会出现低空台风眼)。
台风源地
台风形成的源地指热带低压发展成台风的地区。大多数台风形成的源地在北纬5度至30度之间,台湾省和菲律宾以东,东经160度以西的广阔洋面上。其平均纬度随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而变。5月以前,绝大多数台风形成源地在北纬15度以南;以后逐渐向北移,8月达到最北,多数位于北纬15度至25度之间,9月以后逐渐向南移,11一12月由风形成的源地很少超过北纬18度。
另外,在南海中部和北部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太平洋上,每年也都有一定数量的台风形成。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成时起作用,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
台风路径
基本路径
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的规律并非一致,而且变得多种多样。西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路径基本路径大体有以下3中类型:
(1)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广西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北半球冬、春两季。当时北半球副高偏南,所以台风生成纬度较低,路径偏南,一般只在北纬16度以南进入南海,最后在越南登陆,波及泰、柬、缅等国。甚至进入孟加拉湾。
(2)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先在台湾岛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再次登陆,并逐渐减弱为热带低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3)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最终大多变性为温带气旋。
异常路径
部份热带气旋因外围引导气流不明,或受另一热带气旋影响(如藤原效应),路径出现打转、停滞等。
当台风所处的环境形势变化很快,或是海上有多个台风相互影响时,台风的移动路径会变得比较怪异,这就像陀螺在旋转时受到外力的影响,中心将作一气旋式圆弧运动。当这种运动正好和原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就会导致台风的停滞和打转,如果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平衡,便会左右摇摆,像一条运动的蛇一样。这样的移动路径很复杂,也更难以预测,所以更容易成灾。如发生在2001年的台风“百合”,其移动路径就是一种特殊路径,生成以后,就像一条蛇缓慢地在台湾的北部海面原地转了一圈半后,在台湾宜兰附近登陆,肆虐了44个小时又窜到台湾海峡,最后在潮阳、惠来再次登陆,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和极大的损失。其怪异路径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台风登陆的预兆
在台风将到的前2、3天,可以由若干现象来研判台风正逐渐接近中,兹说明如下:
(1)高云出现:在台风最外缘是卷云,白色羽毛状或马尾状甚高之云,当此种云在某方向出现,并渐渐增厚而成为较密之卷层云,此时即显示可能有一台风正渐渐接近。
(2)雷雨停止:台湾夏季,山地及盆地区域每日下午常有雷雨发生,如雷雨突然停止,即表示可能有台风接近中。
(3)能见度良好:台风来临前2、3天,能见度转好,远处山树皆能清晰可见。
(4)海、陆风不明显:平时日间风自海上吹向陆地,夜间自陆地吹向海上,称为海风与陆风,但在台风将来临前数日,此现象便不明显。
(5)长浪:台湾近海,因夏季风力温和,海浪亦较平稳,但远处有台风时,波浪将趋汹涌,渐次传至台湾沿海,而有长浪现象。东部沿海一带居民,都有此种经验。
(6)海鸣:台风渐接近,长浪亦渐大渐高且撞击海岸山崖发出吼声,东部沿岸亦常可闻,之后约3小时后台风就会来临。
(7)骤雨忽停忽落:当高云出现后,云层渐密渐低,常有骤雨忽落忽停,这也是台风接近的预兆。
(8)风向转变:台湾夏季常吹西南风,也较和缓,但如转变为东北风时,即表示台风已渐接近,并已开始受到台风边缘的影响,此后风速并将逐渐增强。
(9)特殊晚霞:台风来袭前1、2日,当日落时,常在西方地平线下发出数条放射状红蓝相间的美丽光芒,发射至天顶再收歛于东方与太阳对称之处,此种现象称为反暮光。
(10)气压降低:根据以上诸现象,如果再发现气压逐渐降低,显示将进入台风边缘了。
台风编号
台风编号是标记和识别台风的方法之一。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4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及以上强度)每年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70年代后期以来,编号范围扩大为东经150度以西。目前编号范围扩大为东经180度以西。
台风编号也就是较强热带气旋的编号(不含热带低压和扰动)。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0313,表示的就是在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当热带气旋衰减为热带低压、或变性为温带气旋时则停止对其编号。
台风防抗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的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测台风动向。建立城市的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还有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警,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让沿海渔船及时避风回港,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预报或紧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登陆定义
台风登陆的定义,是“台风中心整体移动到陆地上”。也就是说,台风中心在什么地点登陆,就称“台风在某地登陆”。
因为台风不一定有台风眼,所以说台风眼到达陆地的说法是不准确的。